WEBKT

ECMP 牵手 PBR:网络流量精细化控制实战

62 0 0 0

ECMP 牵手 PBR:网络流量精细化控制实战

啥是 ECMP?

ECMP 有啥好处?

ECMP 的局限性

PBR 登场:精细化控制的利器

PBR 的“策略”有哪些?

ECMP + PBR:天作之合

案例一:多 ISP 接入

案例二:链路带宽不均

案例三:基于应用的流量控制

配置注意事项

总结

ECMP 牵手 PBR:网络流量精细化控制实战

大家好,我是你们的网络老 বন্ধু 飞哥。今天咱们来聊聊网络流量控制中的一对好搭档:ECMP 和 PBR。这俩兄弟,一个负责“广撒网”,一个负责“精挑细选”,强强联手,能让你的网络流量乖乖听话,实现更精细化的管理。

啥是 ECMP?

先来说说 ECMP,全称 Equal-Cost Multi-Path routing,中文名叫等价多路径路由。顾名思义,就是当有多条“成本”相同的路径可以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时,ECMP 会把流量“均匀”地分摊到这些路径上。

“成本”是啥?别想复杂了,在路由协议里,通常指的就是 metric 值。比如 RIP 协议里的跳数、OSPF 协议里的开销等等。只要 metric 值一样,ECMP 就认为这些路径“一样好”,一视同仁。

ECMP 有啥好处?

  • 提高带宽利用率:多条路一起走,总比一条路走到黑强吧?
  • 负载均衡:流量分摊了,单条链路压力小了,网络更稳定了。
  • 冗余备份:一条路挂了,还有其他路顶着,网络不会轻易“失联”。

ECMP 的局限性

ECMP 虽好,但也有“傻”的时候。它只认 metric 值,不看链路实际情况。万一某条链路已经堵成“翔”了,ECMP 还是会“一根筋”地往上怼流量,这就尴尬了。

另外,ECMP 的“均匀”分摊,有时候也不见得是好事。比如,你有一条 100M 的链路和一条 10M 的链路,ECMP 会把它们当成“一样好”,各分 50% 的流量。结果呢?10M 的链路直接“爆”了,100M 的链路却还“闲”着。

PBR 登场:精细化控制的利器

这时候,PBR 就该闪亮登场了。PBR,全称 Policy-Based Routing,中文名叫策略路由。它可比 ECMP“聪明”多了,不仅能看 metric 值,还能根据各种“策略”来转发流量。

PBR 的“策略”有哪些?

  • 源/目的 IP 地址:想让哪个 IP 的流量走哪条路,你说了算!
  • 协议类型:HTTP 流量走这边,FTP 流量走那边,安排得明明白白。
  • 端口号:80 端口的流量优先,其他端口的流量靠边站,谁也别抢。
  • ToS/DSCP 值:根据流量的优先级,安排不同的“待遇”。
  • 报文长度:大文件走高速通道,小文件走普通公路,各取所需。

总之,PBR 就像一个“交警”,可以根据各种“交通规则”,指挥流量走不同的路线。有了 PBR,你就可以实现更精细化的流量控制,让网络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。

ECMP + PBR:天作之合

ECMP 和 PBR,一个负责“粗放”的负载均衡,一个负责“精细”的流量控制,简直是天作之合。它俩结合起来,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?咱们来看几个实战案例。

案例一:多 ISP 接入

假设你公司有两条 ISP 线路,一条电信,一条联通。你想让访问电信服务器的流量走电信线路,访问联通服务器的流量走联通线路,怎么办?

  1. 配置 ECMP:在路由器上配置到电信和联通的默认路由,并设置相同的 metric 值。这样,路由器就会把流量“均匀”地分摊到两条线路上。
  2. 配置 PBR
    • 创建 ACL,匹配访问电信服务器的流量(目的 IP 地址为电信服务器的 IP 地址段)。
    • 创建 route-map,将匹配到的流量的下一跳设置为电信线路的出口。
    • 创建 ACL,匹配访问联通服务器的流量(目的 IP 地址为联通服务器的 IP 地址段)。
    • 创建 route-map,将匹配到的流量的下一跳设置为联通线路的出口。
    • 在接口上应用 route-map。

这样一来,访问电信服务器的流量就会被 PBR“抓”住,乖乖地走电信线路;访问联通服务器的流量也会被 PBR“抓”住,老老实实地走联通线路。其他流量呢?ECMP 会“兜底”,把它们“均匀”地分摊到两条线路上。

案例二:链路带宽不均

假设你公司有两条链路,一条 100M,一条 10M。你想让大部分流量走 100M 的链路,只有当 100M 链路拥塞时,才把一部分流量分流到 10M 的链路上,怎么办?

  1. 配置 ECMP:在路由器上配置到两条链路的默认路由,并设置相同的 metric 值。
  2. 配置 PBR
    • 创建 ACL,匹配所有流量。
    • 创建 route-map,设置流量的下一跳为 100M 链路的出口,并设置一个较低的优先级。
    • 创建另一个 route-map,设置流量的下一跳为 10M 链路的出口,并设置一个较高的优先级。
    • 在接口上应用这两个 route-map。注意,优先级高的 route-map 要先应用。

这样一来,所有流量都会优先走 100M 的链路。只有当 100M 链路拥塞时,路由器才会根据 PBR 的优先级,把一部分流量“切换”到 10M 的链路上。

案例三:基于应用的流量控制

假设你公司内部有多种应用,比如 Web、邮件、视频会议等等。你想让 Web 流量优先走高速链路,其他流量走普通链路,怎么办?

  1. 配置 ECMP:在路由器上配置到高速链路和普通链路的默认路由,并设置相同的 metric 值。
  2. 配置 PBR
    • 创建 ACL,匹配 Web 流量(目的端口号为 80 或 443)。
    • 创建 route-map,将匹配到的流量的下一跳设置为高速链路的出口。
    • 创建另一个 route-map,将其他流量的下一跳设置为普通链路的出口。
    • 在接口上应用这两个 route-map。

这样一来,Web 流量就会被 PBR“抓”住,优先走高速链路;其他流量则走普通链路。ECMP 仍然会“兜底”,在两条链路之间进行负载均衡。

配置注意事项

  • ACL 的匹配顺序:PBR 是按照 ACL 的匹配顺序来执行的。所以,一定要把最“精确”的 ACL 放在前面,把最“模糊”的 ACL 放在后面。否则,可能会出现“误判”。
  • route-map 的优先级:如果一个接口上应用了多个 route-map,一定要注意它们的优先级。优先级高的 route-map 会先执行。如果一个流量被优先级高的 route-map“抓”住了,就不会再被优先级低的 route-map 处理了。
  • next-hop 的可达性:PBR 设置的 next-hop 一定要是可达的。否则,流量会被丢弃。
  • ECMP 和 PBR 的配合:ECMP 和 PBR 可以一起使用,但要注意它们的“分工”。ECMP 负责“粗放”的负载均衡,PBR 负责“精细”的流量控制。不要让它俩“打架”。

总结

ECMP 和 PBR 是网络流量控制中的两个重要工具。ECMP 可以实现负载均衡和冗余备份,PBR 可以实现更精细化的流量控制。它俩结合起来,可以满足各种复杂的网络需求。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,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ECMP 和 PBR,让你的网络更智能、更高效!

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,别忘了点赞、评论、分享三连哦!咱们下期再见!

(完)

(注:本文中的“飞哥”、“翔”、“老 বন্ধু”等词语,仅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,并无其他含义。)

网工飞哥 ECMPPBR网络流量控制

评论点评

打赏赞助
sponsor

感谢您的支持让我们更好的前行

分享

QRcode

https://www.webkt.com/article/8492